凤凰路是慢的,附近的居民永远不急不躁。凤凰路也是快的,求学的时光转瞬即逝。
洋溢着的青春和欢声笑语,是许多人留在凤凰路永远的回忆。有多少人的青春与这条不算太长的道路联系在了一起,一晃十年,二十年……
从一幼到一小,玉溪四中,再到玉溪师范学院,一条凤凰路连通了多少人求学路上的青春岁月。
凤凰路上,接孩子回家的家长很多。犹记得上学的时候,与试题、公式战斗了一天,放学后便迫不及待出门寻找父母。再次路过凤凰路,看到那“熟悉”的身影,心中遍布柔软。
下午六点的凤凰路上,总能看见放学的学生们骑着自行车,在临街小摊和两侧梧桐之间,夏夜温柔的晚风吹过脸庞,尖叫声和张开双臂带来的那种舒畅感,大概就是夏天最为真切的感受。
斑驳的记忆里,依然能想起朋友们玩笑地谈论着3路公交车站见,结伴去吃碗豆腐米线,再去四海书店逛一逛,去聂耳公园散步。
美味饭店、豆腐米线店开在玉溪师范学院上坡路的路边。所以在这里上学的,大多是他们家的常客。
美味饭店的小炒还是和以前一样实在,一百块就能吃得饱饱的。老店历久弥新,凤凰路上新店倒也开了不少,但再怎么吃,都没有过去吃得那些有味道了。
时间不停改变着凤凰路。慰藉心灵的可不仅仅只有美食。
寒来暑往,年复一年,我们见证着这条路的变迁,它也见证我们的成长。任凭头顶的梧桐黄了又绿,绿了又黄。和定格在时间里的凤凰路一样,春花一般绚烂的少年时光,在记忆里永不老去。
对玉溪人来说,凤凰路是历史,是新奇,更是生活。
聂耳公园是附近居民都爱去的地方。清晨或是饭后的闲暇时光,下棋、打牌、赏花……遛弯的人纷至沓来,闲适的模样让人心生安宁。
坐落在凤凰路上的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,数十年如一日在此见证着生命的喜悦和悲伤。
与三医院相望的玉溪市花灯剧院,它是凤凰路上文化活动的理想所在。小时候抽空看个电影,或是带上家里人看场花灯,轻松方便还花不了几个钱。
但凤凰路记载的不止是这些。
它生长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路上,和外部现代感十足的马路相比,颇具复古感。房子还是老式砖木结构。在时光的刻磨过后,呈现出岁月的痕迹。
阳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老旧的房屋别有一番味道,总有一种时光被凝结的错觉。若是从平台上往外看,便会被密密麻麻的电线挡住视线,使得视野里的楼被分割成了好几块。像是透过蜘蛛丝在观察世界。房屋生出暖意,街边绿意滋生,一切井然有序,却也有新的惊喜。
下午时分,巷子里传来里洗、切、蒸、炒的声音,饭菜的香味在傍晚的夕阳中弥散,飘过客厅、穿过门缝,最后哧溜钻进鼻腔。
路口的小卖部卖卖冰水、烟酒、杂志……老板无事就玩玩手机,小小的店铺成了车来车往中最宁静的地方。走到这里,生活的节奏便慢了下来。
路上有个开裁缝店的阿姨,一把椅子,数把工具,在这个几平米的地方,一坐就是好多年。
秋风不急不缓,毫不吝啬地细分到每个行人身上。阳光照射之下,就连路旁的植物都变得耀眼夺目。
有的人奔忙于自己的小家,年轻人疾步前行,路边的风景转瞬就忘。工作之后发现,诗与远方太虚幻,最向往的生活,就是到点就能下班。
老一辈人奔波操劳了半辈子,在凤凰路上拾得宁静的晚年。接娃、逛公园,提一只小鸟听花灯,安然地度过每一天。若能够在想念来袭时,回家就能有目之所及的笑脸,触之可及的拥抱,鼻尖萦绕的厨房烟火气,那就是向往的生活。
阳光穿过还没长出新叶的梧桐,在路上、墙上、行人身上,留下温暖的痕迹。路途中的一片树叶,一阵清风,一片瓦砾,一个居民,都在证明这一切。
行经凤凰路,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脱离,回归随意而温柔的生活。
穿过丰饶的枝丫,在它的车水马龙中回家,被最平凡的每一天环绕。心头牵挂着的是家人,是生活,也是与世间的温情羁绊。我们就在这样的烟火气里,欢喜而满足地虚度年华。
平凡如你我,没人能拒绝它。
#关于凤凰路,你又有哪些记忆呢?#
—END—
本文出自『高古楼网站』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